这几天乾鑫配资,我们这的房产中介们异常兴奋,朋友圈里发布的房源,一个比一个便宜,新房打折促销,送装修、送物业费,甚至送车位。
二手房降价更离谱,有的直接腰斩。
这些信息无时无刻都是刺激着想要买房的人,要是不买吧,可能错过这波就没了,要是买吧,就怕房价继续下跌,把自己晾在山顶上,不知何年何月能解套。
这种纠结不是个例,最近和银行信贷部的朋友聊天,他明显感觉到看房的人多了,但真正说敢取钱买房的人反而更谨慎了。
一、专家这次的预测
这轮楼市预测,不同机构的口径罕见地一致,中金、建投、高盛这几家平时各说各话的大机构,这次都指向同一个方向,止跌回稳就在眼前,但城市分化已成定局。
中金的表述最直接, 一线城市,也就是北上广深2025年底前就能站稳,强二线,比如杭州、成都这些得熬到2026-2027年,至于三四线城市,拐点还没看到。
中信建投甚至把时间点卡在2026年前后,高盛预测2025年底前还得再跌20%-25%,但熬过明年,二手房市场就该慢慢爬出谷底了。
支撑这些判断的乾鑫配资,不是空谈,北京五环外放开限购才一周,龙湖观萃这类项目的看房量就涨了35%,成交直接翻倍,政策真金白银地砸下去,市场不可能完全没反应。
二、市场正在分化成两个世界
一线城市的核心区,和三四线远郊楼盘,已经不像在同一个市场,北京海淀五环外的改善盘还有人抢着交钱,惠州的海景房15万一套都卖不动,马云当年说房价如葱,在部分区域已成现实。
看看现在的数据,全国商品房库存堆到6.8亿平方米,70%压在三四线城市,三四线城市的去化周期普遍在18个月起,一线核心区才6-9个月。
最近的政策也在分化,比如前两天北京只放开五环外限购,五环内纹丝不动,上海放宽非户籍门槛但没取消,杭州、成都这些强二线倒是彻底放开了。
为什么北京会放开五环外限购,因为五环外新房库存占比81.4%,不放不行了。
是时候做好两个准备了
1. 按城市等级做决策,别再相信普涨这个词
一线和强二线的刚需,现在可以开始上车了,但是要明确自己的购房逻辑,只买现房,月供别超过家庭收入三成,重点看核心区地铁沿线的次新房。
北京公积金新政后,二套额度提到100万,首付统一30%,对改善人群是实打实的利好。
三四线有多套房的,得抓紧优化资产,非核心地段、房龄超10年的老房子,该割肉就割肉。
2. 重新理解房子的价值,从资产到住所
以后买房,先忘掉升值这俩字,政策方向很明确,核心资产金融化,普通住宅民生化。北京五环内学区房、上海内环次新房还能抗通胀,其他房子就是消费品,跟买车一个道理。
楼市这盘棋下到今天,输赢早不在房子本身。
北京一位研究政策二十年的老研究员感慨:以后判断房子值不值,就看它能不能旺人,住得健康,孩子上学近,上班通勤短,就是好资产。
政策能托住市场底,但托不住每个人的选择,看清城市分化的现实,接受房子回归居住的宿命。
星速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