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地收入对于地方究竟有多重要?贝贝查
金融界:2023年,增值税和土地出让收入合计占到地方政府综合财政收入的60%。
更早一点的数据,观察者网:
数据显示,2020年,地方土地出让相关税收近2万亿元,占地方一般财政的20%;而土地出让收入规模近8.4万亿元,对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贡献高达93%。同时,土地资产亦常作为贷款抵押物,帮助地方城投平台贷款融资,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。
而且,地方财政有一种矛盾,财权小,事权大,税收地方分50%,事权支出的占比超过了80%,钱总是不够花,于是,土地出让金这一块给了地方,
所以,哪个城市牛,大多是牛在房地产,一些城市土地出让金对财政支出的占比超过了100%; 这意味着一旦失去土地出让金的支持,财政将入不敷出。
比如之前中国房地产报有消息:从格隆汇勾股大数据来看,地方对于土地财政依赖程度依然较深,2020年高于100%的“高土地财政依赖”城市有20个;其中,依赖度最高的是佛山180%,依赖度最低的是珠海101%。
再看看数据,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奇葩。比如21年,这一年是土地出让金的天花板,高达87051万亿元; 但是贝贝查即便收入达到了天花板,当年各地财收,也只有上海有财政盈余贝贝查,其余城市全体入不敷出。
再看看24年,土地出让收入48699亿元,比之21年下降了44%。单从这个数据就不难想象,这里面的缺口有多大,这或许也是为啥去年9月后,加发12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原因之一。
那么今年的情况如何呢?
今年上半年,上半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4271亿元,同比下降6.5%,土地出让收入相比高峰时期21年上半年的34436亿元,降幅超过50%,
从这个节奏,估计年底只有27074亿元,与21年高峰期比较,可能下降接近70%。地方至少要有6万亿缺口。
这个巨大的缺口怎么补?
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说,“卖地收入腰斩,开征房地产税恐怕是唯一的补充,想象不到还有其他税收可以弥补这么大一块损失。”
但是,咱们就来简单算一算,城镇住房总市值约300万亿,按国际一般水平,直接征收的对象约100万亿市值,平均税率不到1%,算下来不到1万亿,这个量级相比土地出让收入,真的能支撑地方财政的天吗?
再说了,房地产税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,怕就怕的是,可能税还没征多少,楼市可能崩了。你想想,国内普通大众多少人全款买房?绝大多数人都是首付+贷款,贷款还没有还完,你给他们再来这个税,后果可想而知!
那么,可不可以暴力加征富人的房地产税?
有人说,富人有钱嘛,房子多,面积大。但是这种可能性也不大,而且即便这么玩,作用也不大。
因为政策最大的期待不是刚需,是富人,再给政策,穷人一辈子也在一线城市都买不起房。
就拿21年来说,这年房子销量大概18亿平方米,里面有多少自住?50%是富人的投资型消费。
后来销量腰斩,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富人看不到预期,所以退场了。如果再暴力征收富人的房地产税,富人对市场彻底失去预期,剩下的可能就只有抛货。
为啥又说即使对富人征房产税,作用也不大,因为富人即使按照国际上限3%的税率来征收,总额都很有限,中国真正的高净值家庭才206万户,平均2.7套房,这种征法能填补多少缺口呢?作用力不大。
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说,可以靠新能源,但是,从行业权重的角度看,新能源要替代房地产,至少20年以后,关键是现在地方上的工资不可能等到20年后去发,而且现在新能源也产能过剩,也不可能再扩张。
所以,可以毫不夸张的说,不仅新能源,任何行业在二十年内都替代不了。
还有没有招?
有!但是很难!比如削减财政行政性管理开支,将占比从总开支的26.5%(也有说是40%)左右,降至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一般水平10-15%。
比如,德国这一开支是2.7%,印度是6.3%,美国是9.9%,俄罗斯是7.6%。
如果把这个削减到全球水平,这个量级足以补掉土地出让金的缺口。
你觉得呢?
星速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